智慧建筑主題研討會成功召開

  • 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年5月7日
  • 瀏覽次數:5612

       2019年4月26日,由中關村標準化協會主辦,我院承辦、中關村樂家智慧居住區產業技術聯盟協辦的“智慧建筑主題研討會”在我院國際會議廳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包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各院(所)、社會團體和科研院所相關專家,國美智能、廣聯達、北京必創、中百信等企業代表共40余人參加。會議由中關村樂家智慧居住區產業技術聯盟王鋼主任主持,我院戴澤鈞工作室戴澤鈞主任、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張永剛副主任作為特邀嘉賓,為大家帶來一場技術含量高,實操性強的智慧建筑和標準化發展趨勢的精彩分享。出席會議的還有中關村標準化協會王鈞執行副理事長、黃群秘書長、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標準化研究院蔡成軍副院長、劉銀玲副總工和高麗華副總工等領導和專家。

       會上,王鈞執行副理事長強調:“中關村標準是開放型平臺,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推薦優秀團標,也歡迎各用戶單位參與到我們的“智慧+”系列標準活動中來,共同推動先進標準的落地應用。”蔡成軍副院長則表示,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和中關村企業、中關村標準化協會有共同的使命和責任,希望通過中關村標準化協會這樣一個紐帶和橋梁,促使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與標協、各企業有更好的合作交流,更好地主推先進的科技創新成果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

       本次會議,戴澤鈞主任從建筑師的角度,以“智慧建筑的多元模糊化與場所精神”為主題,探討了未來智慧建筑的發展趨勢。他強調信息時代已經來臨,新的生產方式帶來了新的建筑形式與功能的矛盾,矛盾的力量又催生新的建筑形式:“功能混合、逆城市化、建筑類型的消解”。這樣的轉變,一方面給建筑創造帶來了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如何符合動態功能的發展要求。也因此造成了建筑空間創造符號趨同的現象,呈現一種模糊、混沌、類型不明的發展狀態。其次,他認為在建筑功能模糊化的同時,智慧建筑中I(Infill)也在模糊化,“未來的智能建筑中,一個隔墻可能是一個多功能媒體界面,也可能是一個溫濕可控的儲物空腔”,I(Infill)的模糊化是內裝體內各個構件形式的模糊化,是部品功能的模糊化,也是各個部品之間界限的模糊化。在不遠的未來,I(Infill)的進化需要更多的創新,以及多行業的合作研發。家居產業可能不再是設備的生產,而是一個產業的聯合體,為未來每一個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體驗。最后,戴主任總結到,信息技術在改變人們生存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認知方式。盡管物質構成了我們與真實的復雜關系,但是,在信息領域以及相關的文化理論中,仍然都在標示著一種超越身體、超越真實、放棄物質拖累的反傳統意義上的場所觀念的理想與精神。時代讓建筑內涵意義的邊界變得模糊,填充物I(infill)各個構件、部品的功能、形式界限也隨之模糊。智慧建筑應從使用者需求的變化出發,成為一種無界限的,多元化的創新產物。這種有意義的交互創造這個時代的場所精神。

       張永剛主任則立足標準化視角,從現狀問題、發展趨勢和標準化狀況三個方面著手,與參會人員共同探討了智慧建筑的發展動向。重點解讀了國家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建筑發展的政策,并解構了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在國家智能建筑發展中的側重點和關注點。分析了我國智慧建筑的發展歷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我國智能建筑目前存在的問題,包括核心產品國產化率極低,系統運行效果不理想,應用系統缺少安全管控,設備、系統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節能技術缺少創新,高能耗建筑占比高,以及最核心的問題:市場急需標準支撐缺乏。最后,張主任強調,智慧建筑發展趨勢必然是綠色智慧建筑,并由智慧建筑輻射到智慧社區最后輻射到智慧城市。

 

更多資訊請關注

更多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